中國農科院在滄州發布旱堿麥加工技術成果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旱堿麥加工團隊在滄州發布旱堿麥加工技術成果。
滄州地處渤海之濱,土壤鹽堿化程度高。多年來,該市在鹽堿地推廣種植旱堿麥超100萬畝,選育出一批耐鹽堿、高產量的旱堿麥品種。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旱堿麥加工團隊近年來廣泛采集滄州旱堿麥麥樣,對該市不同地域的7個旱堿麥品種進行初步分析,針對不同品種、不同地域、不同年份的旱堿麥,建立起籽粒品質數據譜庫,并深入研究了滄州旱堿麥的加工適宜性,已形成相對完備的基礎資料。通過實驗測算,該團隊明確滄州旱堿麥籽粒平均蛋白質含量和濕面筋含量分別比普通地小麥高2.66%、8.67%,其粉質特性的穩定時間也顯著高于普通地小麥,在精深加工領域擁有獨特優勢。
此前,中國農科院已在小麥加工領域建立了專用原料質量控制標準,研發出節能干燥、殺菌減菌、低溫冰凍、雜糧改性等關鍵技術。在發布活動現場,相關負責人對這些技術進行了介紹,并表示,將這些技術成果應用到旱堿麥加工領域的研究工作已經啟動,正在加速推進中。
前不久,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正式掛牌運行。中國農科院將充分發揮科研資源優勢,圍繞旱堿麥全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聚焦旱堿麥加工全過程,構建旱堿麥加工標準化體系。同時,加強融合技術應用和示范,推廣方便、即食、營養預制產品創制及智能化生產線集成應用,推動旱堿麥加工制品產品特征化、品質數字化、商品品牌化,促進旱堿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作者:袁錚 來源:河北新聞網